作者:田萍 钟伟平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编辑:钟伟平 访问次数:次发布时间:2020-11-30
【编者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内涵发展,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学校提速发展的新航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凸显“内涵提升、改革创新、开放融合”三大战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科专业提质、人才队伍汇聚、办学特色凝练、大学文化厚植、治理能力提高六大工程,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的新命题。近期,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在校内各媒体平台推出“内涵提升在行动”专题系列报道,深入走访、融媒报道学校各单位在党建与思政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引领、文化传承、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新经验、新成果,为全校师生鼓足干劲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力量。本期推出第13篇。
在区域需求中“锤炼”特色
——bet36体育在线“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工作巡礼
近年来,bet36体育在线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扎根中原大地,聚焦所在区域具有特色的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学科建设上凝练特色、发挥优势、汇聚人才、拓展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产出,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以应用型为主的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形成。根据bet36体育在线高水平应用型发展目标,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紧紧围绕河南“三区一群”建设以及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紧密对接许昌电力装备、再生金属及制品、汽车及零部件、超硬材料及制品、电梯、食品及冷链、发制品七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与地方产业高度契合的应用型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材料学、食品科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应用数学、企业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确定了“3+4”特色学科和“2+4”优势学科建设计划,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学科为引领、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应用型为主的重点学科体系。
学科方向优势特色逐步显现。学校积极探索以学科方向和相应团队为学科基本建设单元的管理模式,通过学科方向的持续凝练推进学科队伍的汇聚和学科平台的建设。契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持续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学科方向科学规划和整合,各个重点学科方向的优势和特色逐渐显现。材料学学科的功能性纳米结构研究、食品科学学科的食品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应用数学学科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的智能电网技术方向、风景园林学科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等优势明显。结合地方社会发展和特色文化建设,重点培育的中原农村发展研究、魏晋文化研究、中原民间舞蹈研究等学科方向特色渐显。五年来,在学校教学科研领域取得的各项标志性成果中,重点学科承担的成果占到了92%,充分体现了bet36体育在线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贡献等方面的学科优势。
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以“双百工程”、“校地合作”为依托,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储备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五年来,学校共引进、培养院士2人、长江学者3人、中原学者3人,共获批微纳米结构与应用研究、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低维特色功能材料与应用、生物标识快检产品研发和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理论及应用等5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获批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郑直教授入选中原学者和许昌市杰出人才,何伟伟教授入选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支持计划,申建伟教授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被评为“许昌市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校教师武玺旺担任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一些成绩比如所获得的“中原学者”“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在省内本科高校面前足够“硬核”。
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成绩突出。五年来,校地联手,共建成微纳米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和食品安全生物标识快检技术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分布式电源工程技术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能源与催化材料、偏振感知与智能信号处理、重组蛋白与分子检测等3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微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和生物标识快检产品与装备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大数据和化学药物清洁生产等2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系统建模与高性能计算和微纳米能源材料等2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魏晋文化研究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参与共建了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和城乡协调发展等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在省内同类高校位居前列。
高层次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再上台阶。不断加强组织指导和政策激励,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成果获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五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1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微纳米金属氧化物在钧瓷釉料的应用及产业化、雾化-扩散新型预合金粉末的制备和产业化技术、电机自动化装配中机座自动翻转机械手研制、用于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十八种检测试剂盒的生产技术、蜂产品综合开发与原辅料质量指标的快速评价、药食同源特种食材培育开发、变电站智能安防系统等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被确定为河南省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立项。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高校,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增强了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
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逐步建立与地方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机制。与许昌市人民政府和许昌市各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对接,为学校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五年来,累计获得许昌市及许昌各县(市、区)政府支持资金8000多万元。不断加强政策激励力度,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广大教师开展横向合作、从事应用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承担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数量逐年大幅增长,五年来共签订各类横向合作项目258项。诞生了一批“立地顶天”的成果,如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基因与蛋白质工程技术、水雾化预合金粉改性技术、溶剂雾化预合金粉技术、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在钧瓷釉中的应用技术、金属陶瓷表面再生(纳米涂层)技术、生物制药及药物中间体制备技术、环境检测与修复、致病性微生物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催化功能膜电极氢氧分离电解水技术、气态水分子捕集和点解技术等多项成果处于行业或国内领先水平。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五年来20余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累计转化金额1238万元,为企业增加10.8亿的经济效益。
学科支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五年来,紧紧围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创新与实践相长”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新材料与能源学院实施了“材料之星”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分类培养机制;电气工程学院深化与许继集团、森源电气等企业的合作育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并成为我省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首批电气工程类专业之一。各学院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五年来,bet36体育在线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奖励1000多项,国家级奖励200多项,实现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本科生获得授权国家专利2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本科生参与发表SCI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一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 Eng.期刊。
积极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探索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成绩突出。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0余所省内外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遴选推荐了62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联合培养研究生质量不断提升,已毕业联合培养研究生186人,其中博士4人。五年来,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项。其中由联培研究生雷岩主持的“近红外吸收增强型杂化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构建及性能研究(61504117)”和葛素香主持的“含氧空位BiOCl纳米片可见光活化分子氧降解五氯酚的研究(21507107)”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十余名研究生分别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孟菲斯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著名国企、高校就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积极推进,为bet36体育在线提升办学层次积累了宝贵经验。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过去5年,学校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一致、抢抓机遇、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bet36体育在线地址:中国·河南·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bet36体育在线信息化管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备08001014号